菁英齊聚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談地球永續
2020-08-14
生命和平大學冬季實驗學校課程講座場場精彩,專題《動機與改變.勇氣與洞察力》,由德國慕尼黑大學人類科學中心主任Eva Ruhnau、美國耶魯大學哈斯金斯實驗室主席兼研究主任Kenneth Pugh、德國慕尼黑大學人類科學研究中心成員Michael von Brück三位教授循序漸進從溝通與反思、人類腦部結構、訊息接收與禪修的關係、改變的動機,幾個面向來探討如何讓人們產生讓地球永續的動機,從而行動。
Eva Ruhnau教授說,因為生活經驗及生態傳承的關係,人們在溝通時會有偏見,然而,正是因為偏見才能促成溝通時的彼此理解,達到溝通的意義,而人類很特別的是有反思的能力,收到資訊後,會反思下個動作該怎麼做,如何做決定,隨著人類社會愈來愈複雜,她認為參照過去的成功經驗設定標準,能幫助人們更輕鬆地做決策。
Kenneth Pugh教授則提到,在這個時代有很多儀器可以測量腦部的活動,得知腦袋如何運作、如何思考,比如核磁共振就是一種方法。聽與說是生物的本質,不需要特別去學校學習。傾聽、讀、寫則跟文化相關,包括解讀圖片意涵、從文字中擷取資訊的能力,都需要從後天學習。人腦是一個多層次功能的物體,自身的各個區塊會彼此建立連結,收到指示時,腦神經會做組合與傳導,眼、耳、鼻、口各個器官彼此串連,就像一個精密儀器運作的過程。
Kenneth Pugh也提到禪修跟人腦的關係,持續而密集的禪修,對腦部情緒與控制的區塊幫助最明顯。焦慮和慾望會造成思緒跟身心的混亂,透過禪修可以幫助人們專注,在印度也有人透過瑜珈、冥想的方式來幫助自己達到身心的平靜。
學習溝通的過程及認識人腦的結構,都能幫助瞭解什麼是讓人願意改變的動機,Michael von Brück教授提到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當人們面臨到殘酷考驗時,會做出改變,如:馬丁路德、甘地,因為生命受到不公平的對待,迫使他們採取行動。要成功達到改變的目的,必須發展出可行的計畫,要能被溝通,且有階段性,能一步步的實踐、同時必須有包容性,能達到雙贏甚至是多贏,比如甘地的不合作運動,就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
Michael von Brück教授也說,改變的動機背後要有喜悅感、滿足感做支持,並且要加入網路,跟別人串聯,一起享受改變的過程,想要地球永續,我們必須認知,我們的生活環境要有品質,當人們有此共同認知時,才可以改變世界,Michael von Brück教授舉了德國保護蜜蜂公投的例子,為了保護蜜蜂,大眾給予政府壓力,促成公投,從而改變了現狀。
精彩的講座也引發在座師生的熱烈迴響,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感謝老師們把專業智慧帶給學生,也鼓勵人們找到生命的核心價值,有了核心思想就會一直做,願力不會中斷,生命才會有價值。心道法師也補充禪修與腦袋的關係,「我們的腦袋本質上是沒有東西的,它只有覺知,收到很多的資訊,會讓我們的心跟著起作用,透過禪修,練習不起念頭,就可以控制心,禪修讓我們練習回到原點,根本不用控制,就控制好了。」
從學術到宗教,都肯定禪修對人腦的助益,更有志一同的是,兩者都願意為了愛和平愛地球貢獻心力,誠如Michael von Brück教授所言,喜悅是支持動機的重要因素,2020第二屆冬季實驗學校是生命和平大學的前哨站,生命和平大學是心道法師為了全人類美好願景戮力不斷的志業,在心道法師的帶領及全球菁英共同的努力下,將從緬甸開始,綻放成果。
► မြန်မာအက္ခရာ Myan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