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行腳

2021第三屆線上冬季學校

親愛的研究學員,見信平安!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持續蔓延,世界各國均受到巨大沖擊,民眾的生活方式與行為也發生了根本上的改變。生命和平大學2021年冬季學校,也將因應新的情況,改為線上舉行。這將是一次新的嘗試,考驗我們的應對能力,如何在疫情的情況下,繼續推動跨國合作與學習。這同時也是一次轉機,讓我們可以超越國界限制,令更多的人有機會參與課程,認識ULP建校宗旨。

作為ULP創辦人,本人誠摯歡迎所有參加2021年線上冬季學校的老師與學生,讓我們加強連結,繼續共同致力於推動愛地球的靈性生態教育。

佛法說「萬法唯心造」,影響環境好壞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的心念,心念影響了我們對生態的認識、倫理的建構,乃至形成了我們物質的生活環境.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的期間,我們真切地體認到與一切眾生是息息相關的互聯網生命系統,萬物相依相存、互濟共生.所以當災難發生時,我們回到心念的省思與覺醒,在生命共同體的基礎上,互相幫助,並以我們的正念與善業來轉換負能量,這些災劫才能很快就會終止、免除.人類和平、地球平安,需要我們慈悲的願力,更需要我們智慧的決策,因此, 2021年冬季學校線上課程,我們希望從靈性生態觀的基礎,讓大家學習如何從錯綜復雜的領域中,精確地做出對保護地球生態的決策。

生命和平大學的建設已進入籌備階段中,對於大學的綱領、學位設立與課程規劃都有詳細討論與規劃。生命和平大學的教學以靈性生態為核心,以跨學科的科技整合方法,建構全新整合向度的課程,希望讓學員成為推動地球永續、人類永續的推手,成為推動「愛地球、愛和平」理念、散播和平的希望種子。誠摯邀請您的參與!

 

靈鷲山佛教教團
世界宗教博物館
生命和平大學

創辦人  釋心道

2021線上冬季學校

決策: 鑑於當前生態環境迫切的狀況,我們如何制定及實施相應的對策?

氣候變遷、多種物種的流失、空氣和水的污染等……所有這些環境變化和災難不再僅僅是根據數據和計算從實驗室的實驗中所得出的結論,而是直接被越來越多的人們和社會所經歷。

我們知道,但我們不採取行動,為什麼? 在這種情況下,誰是“我們”?  我們希望政治人物和主導經濟的領導人採取行動,但 “他們” 是誰? 他們採取行動時的選擇和限制是什麼? 人類究竟是如何做出決定的? 個人的決定與機構的條件如何產生關聯? 這些政治、經濟、法律、教育、宗教、藝術等方面的條件如何相互重疊或相互矛盾?

提出這些問題和類似的問題,對於理解現代工業社會的動態,以找到轉型行動的策略至關重要。個人行為方面,我們可以改變生活的方式、減緩誇張的消費、節約能源並吃素,這有助於改善環境。對於這種方式,我們之中有些人成功,有些人失敗,有些人少一點。但毫無疑問,所有這些對於慢慢的改變都是有重要貢獻的,這種基於高度覺察力的行為改變是必須的且有幫助的。然而,國際金融市場的數十億美元流向承諾最大量化成長的投資,企業和政府的策略陷入爭奪資本和人民的認同之中(至少在那些以選舉決定政治或決策者經濟性未來的國家),這似乎成了主導經濟和政治領域的因素。所有這些不同機構體制的集群,形成了他們的合理性和論述。經濟利益自然會迫使玩家要賺錢,政治利益自然會迫使競爭對手要在下一次的選舉中獲勝,公民社會中的行動者皆各有其理由,各有不同的利益,但所有這些群體需要團結起來,將其關注的問題翻譯成對方的語言,如此方能找到有益於我們社會中不同群體的共同利益和合理性。如此一來,基本的問題是:我們如何體制化這種論述平台,令競爭對手甚至敵人成為夥伴? 即使我們有所差異,畢竟我們是一個相互依存的社會。因此,不同的利益集團必須對不同的觀點共同進行評估。在議程上,有以下的以及更多的問題:

根據分析和謹慎設計的實際程序和規則,我們如何設想價值改變和生態轉型? 在所有相關領域中,我們如何做出不是遏制而是促進創造力的決策? 我們如何克服恐懼,以建立基於整體視野與科學理性的生活模式?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被恐懼和痛苦、現代啟示的幻想和/或犬儒主義所迷惑。至少在西方的工業化社會中是如此。其他文化也是如此嗎? 如果是這樣,那是什麼意思? 如果沒有,原因是什麼? 是否還有其他文化資源可用於決策而我們沒有看到或尚未充分考慮到這些資源? 我們需要如何調節自己以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並與地球上所有生命相互關聯?

線上冬季學校並不能真正適當的替代仰光的冬季學校。過去幾年我們在當地辦理冬季學校的經驗清楚地證明了:為了發展創意和合作網絡,我們確實需要個人親身的交流、辯論和非正式聚會。不過,在目前的情境下,線上聚會在相對複雜的情況中應可加強我們的洞見和承諾。因為“我們”才是上面提到的“我們”。而這個“我們”需要在智力和情感上得到加強。因為決策不僅取決於理性地給出的理由,還取決於情感和直覺,所以我們希望加強人際網絡,以利最終建立一 所生命和平大學。該大學將以跨文化和跨學科的方式運作,其中最重要的是結合禪修訓練心理情感能力,以及科學訓練心智理性能力,以便為未來最急迫的需求做出貢獻。

療癒地球的覺醒行動 (上)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的期間,許多研究專家與學者指出COVID-19只是全球流行病的開端,依目前暖化的趨勢,未來流行病只會更多、甚至傳播得更快。真正的元兇,是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氣候變遷已然成為21世紀全球最大的健康威脅。疫情的爆發正是我們與大自然的關係已嚴重失衡的表現,此外,這也顯示了我們對大自然破壞性行為,正危及自身的健康。一場全球疫情的爆發,讓我們真切地體認到,自己與一切眾生是息息相關的,萬物是相依相存、互濟共生的,當災難發生時,我們若能以正念與善業來轉換負能量,開始省思人與土地和生態之間的互聯網生命系統關係,彼此在生命共同體的基礎上互相幫助,才有機會避免這些人為災劫發生。 

佛法說「萬法唯心造」,當你的心有正確的動機,事情就會轉化。影響環境好壞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的心念,心念影響了我們對生態的認識、倫理的建構,乃至形成我們物質的生活環境。人類和平、地球平安,需要我們慈悲的願力,更需要我們智慧的決策,因此,2021年冬季學校線上課程,希望從靈性生態觀的基礎,讓大家學習如何從多元的領域中,相互對話與交流,做出對保護地球生態的決策。

 

靈性喚醒全球覺醒的力量  大學用科學方法洞悉真相
回顧整個2020年,災害連連的新聞駭人聽聞,宛若電影世界末日的場景連番上映,從菲律賓火山爆發,非洲經歷3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澳洲也出現3萬多隻蝙蝠漫天飛舞,印度尼西亞洪水氾濫,澳洲山火卻延燒五個月,北美的加拿大遇暴風雪, 美國爆發40年來最致命流感,最令人膽戰心驚的是去年12月底中國大陸湖北武漢突現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全球肺炎,近乎癱瘓了全球各國的海、陸、空運。各城市封城、撤僑、停航消息不斷,全球如臨大敵,也讓全球經濟應聲崩跌,至今疫情仍在延燒。

一場新冠肺炎的大流行讓各國政府不得不正視人類對野生動物與自然環境的剝削,因為這凸顯了接觸野生動物、喪失棲地所帶來的疾病風險。野生動物並不會為我們帶來危險,而是人類因入侵自然生態系統,危害了自己與動物。時至至今全球疫情仍無法受到控制,人類在無力保護自己和環境背後,已付出慘痛的代價。一份聯合國全球環境報告,警告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性影響正使得百萬動植物物種從大地、天空和海洋消失。為了保護自己,我們需要保護生態系統免於破壞與剝削,重建大自然的屏障。必須透過全球性的合作與實際的行動,共同保護生物多樣性,才能保護我們所有人。因此全世界面對這場生態危機和疫情的解方就是,保護生態,人類才真正安全。

生命和平大學的目的就是要促成一個對話的平台,用科學方法洞悉真相、用生命和平大學的平台做出和平動機,在生態上擁有發言權,喚醒全球覺醒的力量,制止戰爭的發生。而促進和平的關鍵在於生態,在這個萬物生存的唯一地球上,一旦把生態打壞了,所有人都沒得吃、沒得穿、沒得住,這是大家同在一條船上的問題,我們必須有一個組織來推廣這樣的全球共識、推進這樣的全球運動,也正是這個大學平台致力要做的事。

 

用治本的行動救地球  共濟共生共好愛地球  
全球化讓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往來互相傳播,促進全球市場經濟發展,使得全球財富增長;但也因為全球化,病毒也散布到世界各地。環境生態的保護有治標跟治本兩種,希望大家共同響應的是確實能夠治本的行動作為,是真正對地球有幫助的,不是曇花一現的,但這些作為都必須經過教育才能夠理解,必須經過宣傳才能夠達成共識。而生命和平大學的教育就是要讓我們看見地球危機,了解生態是相依共濟的,人類也是相依共濟的,要保護生態終究還是要回到彼此之間互相共濟的原理,就是彼此需要彼此的存在,你好,我才好;你不好,我也不會好。

大學是訓練人才、推廣人才的傳承平台,生命和平大學希望能夠藉由這個對話平台來治療地球、治療人心,並透過跨領域對話與討論交流的集體智慧成果,收集整理出來變成教育題材,然後將大學當作一個連結點,號召全球提出倡議,連結到學術界、宗教界、企業界,讓大家對於生態原理都有共識,當發生危害生態的事時,我們會有正確一致的行動,這就是期待這個平台能夠發揮的功能,當我們都了解這是個危機,有了生態發言權以後,就能讓大家產生共識,制止戰爭,讓地球有正常良善的循環。我們不希望戰爭發生,大學所扮演的功能就是為了生態必須要息戰,因為一旦開戰,下一步影響就是生態,然後就是人類。

而生命和平大學的傳播正是為了息戰、息災,當全球的生態已經到最後關頭,地球發出無數次生態危機的警示時,這所為地球而蓋的生態大學是為了處理生態危機而存在的。
 

療癒地球的覺醒行動 (下)

 

尊重、包容、博愛初心不變  愛與和平地球一家 
早在博物館開始籌建的時候,心道法師就已經想到後續要做什麼了。當世界宗教的一字排開,雖然信仰各自不同;但是每一個宗教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精微妙義,對世界的利他與善愛精神都是相同的。各宗教的共同使命就是如何讓地球災難早日平息。大學的理念就是從博物館延伸而來的,博物館的尊重、包容、博愛,是宗教之間的互濟共生,現在這三樣東西,也能用在生態上。其實我的理念從來都沒有變過,從博物館到現在的生命和平大學,只是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積累更多的善業。

每一個宗教都用不同的文化去教化他的族群,宗教就是道德與慈愛,除了這個,宗教是沒有什麼立場的。所以無論什麼宗教,大家總歸都是同一條路的,我們是共同做同一件事情,只是你用你的立場去做,我用我的立場去做,同樣是做慈愛跟道德的事。生命和平大學也是一樣,要做的是生態的全球運動,先從宗教開始去推廣,再來是學術界,然後再連接到政府。

 

禪是核心是靈性 尊重地球生態自有的規律
生態跟靈性之間就是尊重,與博物館尊重、包容,共同在博愛裡面生活一樣,博愛就是彼此互濟共生、多元共生,生命和平大學秉持這樣的方向與理念,地球上沒有任何一個東西是可以單獨存在的,一定需要互濟,比如說你消滅誰,你就消失了另外一個力量。多元就是共生原則,不可能單獨存在,所以在這個全球化的變化中,多元共生的發生,不是去排斥誰,你的隔壁、我的隔壁就是需要彼此共生,而不是對立衝突,所以宗教信仰和種族的差異,在全球化以後,不是去挑起衝突,而是要和諧共存。

而禪,是心道法師一生所貫徹的。因為禪,才開始有了博物館、有了生命和平大學,有了所有利他的各種不同相貌,但這些相貌都同樣叫做弘法利生。而禪是什麼?禪是我們的核心,就是靈性,就是覺知,生態離不開覺知,因為生態有靈性,把靈性跟靈性連接起來,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情,擴大靈性的連接點,就是我們生命和平大學的目的。

心道法師呼籲,我們不能夠再用現在的方式生活了,這樣的方式就是在毀滅地球,生態本身自有它的規律,可是我們破壞它的規律,因為我們不知道它怎麼活的,我們不知道它怎麼連結,就像獅子、犀牛、鹿這些動物的生態鏈自有一套自己的平衡,當我們破壞了平衡,就會出現問題。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就自然有它互相制衡的力量,就是我們所講的靈性,必定會有條理、次序地彼此互濟。

 

期待我們成為地球永續、人類永續推手
無生不是沒有,無生是本質不會生滅,會生滅的是物理、化學作用,無生就是我們的本性,靈性的本質就是無生。我們並非要為地球多做些什麼,我們只要把地球原本的規律返還給地球,把地球萬物原本安心棲息的家園歸還給他們。

生命和平大學的教學以靈性生態為核心,以跨學科的科技整合方法,建構全新整合向度的課程,希望讓學員成為推動地球永續、人類永續的推手,成為推動「愛地球、愛和平」理念、散播和平的希望種子。並加強全球化跨領域的連結,共同致力於推動愛地球的靈性生態教育。這一所希望找出地球生態的問題,解決地球危機問題,推動人類永續、地球永續的生態大學,希望與您共同攜手為地球帶來改變!

生命和平大學冬季學校開幕 15國菁英激盪愛地球火花

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第3屆冬季實驗學校22日開學,來自德國、美國、中國等15個國家,60餘位師生齊聚一堂,以「決策」為主題,透過線上授課、分組討論的方式,探討面對生態危機,如何制定及實施相應對策。

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在線上開幕式時與教授、學員螢幕相見歡,一一問候教授們近況,也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他並表示,在全球疫情緊張的時刻,能藉由網路共同在線上為人類、為地球,一起探討生態的永續方案,這是一份殊勝的連結,也是我們共同的使命.這次主題「決策-鑑於當前生態環境迫切的狀況,我們如何制定及實施相應的對策?」,也很意味深長。

心道法師進一步說,我們要有共識,地球是我們的家庭。我們的成員就是地球上所有動物、植物、以及一切萬有,彼此是相依相存、多元共生的生命共同體,必須互濟才能永續共存。生態的價值主要是在靈性跟生態之間的關係。靈性就是生態,生態就是靈性。萬物各有其存在的功能與使命,彼此和諧相依、共存共榮,彼此是平等關係,所以我們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博愛每個生命的存在,大家在同一個靈性上,是互存關係,而不是毀滅關係.以這樣的根本理念與覺知的力量,串流到各行、各業、各領域,才能引導我們思考到全面而和諧的生態系統。

生命和平大學國際顧問團負責人Prof. Dr. Michael von Brück則提到,生命和平大學是為了解決生態危機的產物,人類製造危機,反之也可以解決危機,心道法師關心生態,致力地球永續,愛地球是他的關鍵字,目的在克服以人類為中心主義的生態思維,尊重萬物都有他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權益。

生命和平大學主責法師顯月法師表示,這次報名參加冬季學校的學生有57位,是前兩屆的2倍,即便疫情當前,人們也認同地球生態危機迫切需要被解決,參加的學生中,有20位是環境工業學背景,希望串起這些與生態保育息息相關的專業人士,共同為地球永續努力。

法師也提到,冬季學校前兩屆以「蛻變」及「療癒」為主題,本屆主題「決策」,藉由跨領域的線上授課及研討,培養學員全方位思考的能力,不侷限於某一部分知識,現在很多企業發展慢慢朝「共生」角度思考,如︰企業內產出污染物時,會自行將其回收,或轉換成其他企業需要的資源,當大家有這樣共生概念的時候才能雙贏。

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學心理學恩斯特•珀佩爾教授(Prof. Ernst Poppel)講授「人類天生就可以做出決定︰從神經系統科學家的觀點概述」課程,從神經學的角度,說明決策是如何運作的,也提到情緒會影響決策、人們做決策時容易陷入速度要快及單一因果關係的迷思。精闢的演說獲得熱烈的迴響,學員紛紛提問,包括︰做決策時如何拿捏各個面向的平衡度、如何增進大學生的決策能力等等。

2個小時的線上研討反映熱烈,人人欲罷不能,最後由心道法師帶領大家做禪修,收攝身心,為開幕式畫下圓滿句點,也期待後續課程激盪出更多火花。

​► English 英文
► Myanmar မြန်မာအက္ခရာ

靈鷲山冬季學校圓滿 倡導靈性生態愛地球

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第3屆冬季實驗學校在1/22、1/23、1/29、1/30,台灣時間晚上8點~10點舉行,集結來自德國、英國、法國、美國、緬甸等16個國家超過100位學生,透過線上授課、分組討論方式,邀請心理學、社會發展學、經濟學、環境學等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及全球菁英為愛地球共商大計,1/30課程圓滿,學員們熱烈分享討論成果。

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表示,生命和平大學倡導靈性生態,強調尊重生態、愛護生態、保護生態,是對人類的愛、對地球的愛,是長遠、無私的大愛。心道法師也說,課程期間,教授們熱情參與到各小組指導,傾囊相授,學生們針對消費與生態、跨文化決策、都會發展對生態的衝擊等議題在網路上熱烈討論,甚至連續4、5個小時都不休息,線上課程因為有時空的方便性,未來將持續舉辦,透過網路平台的串聯,今年第3屆冬季學校的成果更多元、更有活力。

瑞士 聖加侖大學應用微觀經濟學大學主席,馬丁科爾瑪教授(Prof. Martin Kolmar)以經濟學的觀點講述氣候危機,他表示,氣候是全球的公共利益,經濟學家認為,研究經濟必須考慮與外部因素的相互連結,這與佛教提到萬物相互影響,彼此依賴的教義是一樣的,做決策時,考慮相互依賴性,就可以找到有效率的解決方法。

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學心理學恩斯特•珀佩爾教授(Prof. Ernst Pöppel)講授「人類天生就可以做出決定︰從神經系統科學家的觀點概述」課程,從神經學的角度,說明決策是如何運作的,也提到情緒會影響決策,人們做決策時,容易陷入速度要快及單一因果關係的迷思。

學生們分享的討論成果也令人驚豔,有小組透過影片現身說法,分享影響自己消費行為的因素有哪些?並鼓勵大家將保護地球做為消費時的考慮因素,把愛地球做得更好。

也有小組探討文化背景對決策造成的影響,佛教提到因果,人們所做的會反饋到自己身上,因此要永續地球,基督教則認為,世界是上帝創造的,人們有責任保護大自然,也提到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跨文化對話時,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也有學員分享,空氣污染、人口增加、居住環境噪音等是快速都會化造成的結果,而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則可見人們已正視地球永續的問題,如廢棄物利用、倡導共乘大眾運輸工具、騎腳踏車等,都是我們能做到愛護地球的減碳行為。

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第3屆冬季實驗學校在精彩熱烈的討論中,畫下圓滿句點,同學們也透過螢幕揮手道別,預約明年見!

English

► Myanmar မြန်မာအက္ခ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