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存在,是心靈聚合而來的生命體。在經年累月的社會活動中,人與人間所流轉生成的憂擾疑問,模糊了彼此的視線,阻塞了心與靈的契合。人世間因此有了信仰,人們得以抒發,從濛濛幽徑裡,找到敞開生命的出口。大千世界,朗朗乾坤。大凡世界上的宗教,最終目的都是一樣的,在探求生命真理的目標下,不外乎透過自我的靈性,串聯人與人最初的純真,其不二法門,便是將「善念」實際地導入愛與奉獻,藉此洗滌久歷風塵的心靈,闡揚人世間的溫情與慈愛。在人類歷史的巨流河裡,出現了各種不同的信仰,不論從洪荒時代對大自然的神秘崇拜,抑或是經由文明化社會而組織起來的宗教力量,對於「善念」的倡導,一直以來是各宗教信仰的核心。所以,引發善念的就是人世間普遍的愛;有了愛,追求世界和平就不再是奢望。然而,自古以來政經局勢的變化激烈,牽動了相異宗教之間彼此的錯認與誤解甚至是衝突,有鑑於此,幾十年來靈鷲山佛教教團在心道法師的帶領下,奔走世界各地開啟了跨宗教的對話,特別以世界三大宗教——伊斯蘭教、基督宗教及佛教的交流與對談,對於促進宗教之間的相互理解,得到了國際間各界組織、人士的熱烈支持,例如迄今已舉辦了 15場的「回佛對談」;參與世界宗教領袖高峰會;受邀參與國際重要演說等等,在在顯示靈鷲山佛教教團為締造宗教和平對話的關注與努力。
臺灣雖蕞爾之地,卻有幸成為宗教自由的國度,人與人之間彼此尊重不同的宗教文化,也讓這塊土地上實現了無以計數的跨宗教對話。近年來如 2016 年羅馬教廷與臺灣保安宮所展開的天主教與道教的對話;同年,梵諦岡代表訪慈濟以進行宗教交流等等。更值得注意的,就在今年(2017)的歲末之際,靈鷲山佛教教團將梵諦岡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宗教交談委員會、佛光山、佛教慈濟基金會及新北市佛教會等重要宗教組織,從 11 月 13日起展開為期三天的「第六屆佛基對談」,會議聚焦於宗教與社會所帶來的影響,並思考如何轉化暴力的根源,使之不再有紛爭。屆時,各宗教領袖代表、學者將齊聚一堂,暢所欲言,搭起宗教相互理解的友善橋樑,連結善念,締造和平的共同心願。
為期三天的「第六屆佛基對談」將探討世界暴力成因、如何終止暴力、今日社會暴力,探討如何培育非暴力生活方式、如何彌補過去跨過傷痛,並透過真實人物故事舉例,思考如何團結同行非暴力之路。並且對佛教與基督教宗教對話的未來和未來佛教徒與基督徒交談趨勢提出討論以及展望。讓各界對於台灣佛教為和平心念所做的努力有更深入的認識與了解。期望開啟跨宗教間的對話與交流,也讓各宗教能求同存異,並且共同朝世界和平的境界努力邁進。
誠如心道法師開示所言:「各宗教應該擔負起使命,把愛與和平的訊息傳遞出去,一起保護我們共同生存的地球家,各宗教一起做愛地球、愛和平的事,不斷合作、繼續努力推動讓這個世界能夠更好。」
面對全球從環境乃至價值觀念巨大變化連帶牽動人心的浮躁與暴戾,扮演引導角色的各宗教,應該如何去看待全球化?在這一波波的全球化趨勢下,各宗教是否受到挑戰?我們如何終止各種不同層面的暴力?我們應該如何跨過過去傷痛?各宗教如何並肩同行,走非暴力之路?佛教與基督宗教對話的未來是什麼?趨勢為何?請密切關注第六屆佛基國際研討會。
何謂「佛基」對話?
宗教有安定人心的作用,心和平,處事就會用平和的態度。每個宗教的存在,都有它的意義,然而在許多宗教信徒致力於和平的時候,卻有人利用宗教替他們的暴行和仇恨作辯解,因此希望透過各個宗教之間的對話,消弭對宗教間的誤解,找出不同宗教中共同的追求,並期望能將和平內化並推廣,實行於生活日常態度中,拒絕暴力,尊重他人。
在1995年教廷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與世界各佛教團體在佛光山舉辦第1屆基督徒與佛教徒國際論壇起,就陸續在梵蒂岡、印度、日本和泰國等地合辦國際研討會舉行類似的論壇。而教廷於今年2017年在台灣再次舉辦第六屆基督徒與佛教徒國際論壇。
本次論壇主要在承接延續過去五屆各界與佛教對談的傳統,創新開啟未來宗教間更深入的合作,更集結國內外基督徒的代表和佛教領袖彼此聆聽與對話,藉由佛基對談來推動和平 與「非暴力」文化的迫切必要性。
第六屆主題與目標特色
2017年【第六屆佛教徒與基督徒的對話】國際研討會在台灣舉行,主題是「基督徒與佛教徒:並肩同行,走非暴力之路」。
本次會議舉行,將集結海內外各地各宗教代表以及學者進行各自宗教理念的匡正與宣揚,主要針對消弭宗教信仰的誤解和誤用造成的世界紛爭,期望透過不同宗教的對話,闡揚彼此和平信念,並且合力推廣將和平的理念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
期望藉著本次國際會議的舉行,能將台灣宗教和平共融的經驗分享給所有10多國的外賓,將全球罕見的台灣宗教合一的特殊共融環境、宗教的美善與宗教之間的和諧介紹給全球各地,並加深教廷與我國之間的友誼,秉持教宗方濟各提倡的宗教和平精神,積極與台灣宗教界有更進一步認識和發展合作的關係,以增強台灣宗教融合的國際能見度。而教廷也希望在社會公益或宗教文化學術交流等方面,能透過台灣佛教的領袖們交流深化,能有更多具體的行動,促進雙方對台灣社會與全人類福祉的關懷。
佛教與基督教
在中土,佛教與基督教、天主教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有往來? 通過考古發現和歷史記載的證實,基督教第一次傳入中國,是唐太宗貞觀九年即公元635年時景教的來華。「景教」即中國唐代對古代基督宗教一異端宗派「聶斯脫里派」(Nestorius後稱的景教)的稱呼。聶斯脫利派被正統教會打成異端後曾從敘利亞傳入波斯、阿拉伯和印度等地,並從波斯傳入中國。因此,唐朝最初將之稱為「波斯教」,稱其教堂為「波斯寺」,後來人們根據對這一宗教的深入了解才將之改稱為景教。景教入華傳播之說得以確立,乃是根據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所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所示。第一位來華的景教傳教士阿羅本到長安時受到唐朝宰相房玄齡等官員的歡迎,此後在皇宮藏書樓譯經著文,獲准傳教。景教在唐朝曾達到「法流十道,國富元休,寺滿百城,家殷景福」的盛況。但好久不常,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崇道毀佛、下令滅教,殃及景教等外來宗教,從而結束了景教在唐代中土宣教流傳的210年歷史。
而說起基督教第三次來華傳播,指的就是明末清初天主教的傳入。義大利傳教士─羅明堅等人雖最早入內地傳教,但未獲成功。1583年,義大利耶穌會士利瑪竇作為羅明堅的助手到肇慶傳教建堂,此為近代天主教在中國內地傳教的真正開端。此後,西方耶穌會傳教士紛紛來華,如湯若望、艾儒略、南懷仁、衛匡國等人按利瑪竇的方式以其西學知識來大興其學術傳教,掀起了西學東漸的高潮。明清之際以耶穌會為首的天主教在中土的傳播,一方面受到中土一些高層人士的抵制與反對,引起各地全國禁教之風,康熙皇帝因此而針鋒相對,宣布禁教、驅逐西方傳教土出境。於是自1723年雍正登基後,清廷開始了長達百年的基督教禁教,因此基督教第三次來中土傳教所取得的成就,也就此付諸東流了。
其實明清兩代佛教與基督教彼此都有接觸,但並不為世所傳,直到十九世紀末,天主教多馬斯‧牟敦修士發現佛教與天主教的祈禱方式有共同的地方,有了更多宗教交流的機會。至於佛教與基督教的第一次正式對談,是1995年在台灣佛光山召開的「第一屆基督教與佛教國際交談會議」,主題是「佛教與耶穌宗教的異同」,此次對話象徵東西方兩大教團為世界宗教融和與和平踏出歷史的第一步。
說起佛教與基督教兩教在教義方面差異大。在相異面,天主教認為萬物為天主所創造,人需得到救贖,萬物皆受上帝安排;佛教則認為世間一切皆因果緣起,人人都是自身主宰,釋迦牟尼只是發現生滅理則引導的人。佛教中的佛陀與天主教中的耶穌,有著不同概念的位階。在相同面,神父、修女與佛教僧侶的產生都經過一定程序的觀察與培養,才能成為神職人員;同樣必須持戒嚴謹,遵守教團清規,過著獨身的團體生活,沒有個人私產;他們奉獻自己,終身為大眾服務。神父與修女接受派令到某地服務,他們認為這是「天主的安排」,這樣的精神與佛教的「眾生無邊誓願度」有相同的涵意。以下讓我們來一窺佛教與基督教的異同。
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
基督教的簡介
基督教是今日全世界信徒最多、傳播最廣的宗教。它是於西元135年從猶太教中分裂出來的獨立宗教,西元392年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改信基督教並將其定為國教,因此基督教開始茁壯發展。但在西元1054年因對其教義的爭議分裂為羅馬公教(天主教)和希臘正教(東正教),天主教認為天主創造宇宙的一切,來自天上的「啟示」需要教會來傳承,因此教會的神職人員成為教徒信仰上的領導者。到了十六世紀中葉,馬丁路德因受文藝復興精神的影響反對傳統和權威,強調個人的良知與自由,認為「啟示」不必經過教會的解釋,個人可以直接從聖經獲得啟示,因而與天主教會分離獨立,成為今天的耶穌教,這是天主教第二次分裂。羅馬公教(天主教)內部又發生了宗教改革運動,脫離天主教而陸續出現一些新教派,統稱「新教」。世人習慣將公教稱為「天主教」,正教稱為「東正教」,而新教就直接稱為「基督教」,在清朝時期則稱其為「耶穌教」。
佛陀與耶穌
基督教與佛教各有其豐富的內涵和悠久的歷史,也同為世界上的主要宗教,究竟這兩位教主的生命歷程有甚麼異同之處,而他們所創的教派又有甚麼異同的理念,帶您一起認識佛陀與耶穌的生命歷程。
基督教與天主教在亞洲的傳播
說起基督教傳入中土的歷史約始於唐朝,為什麼這樣一個外來宗教能夠在唐朝流傳?或許是因為唐朝的創建者李淵擁有漢人與鮮卑的血統,他的母親—獨孤氏據說是聶斯脫里派((Nestorius後稱的景教)的基督徒。作為外族,李唐氏族受到和文化的洗禮時間不長,因此對外族文化並不排斥,甚至是可以接受多元文化融合,對於宗教採取寬容的政策,因此在唐太宗統治的二十多年間,各宗教在中土處於「百花齊放」的盛況。
說起基督教的前身~景教的由來,是在西元第五世紀,有一位名叫Nestorius的神父,他的廣大支持者在離開大公教會後往東發展,在波斯(現在的伊朗)帝國奠定了基礎,因緣際會在唐朝傳入中土。甚至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有記載:「貞觀九祀,至於長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齡,總使西效入內,翻經書殿,問道禁闈。」貞觀九年(635),波斯國派出使者阿羅本帶著經書來到長安,受到了房玄齡隆重的接待。當時可能使者舌頭不太順溜,「基督」倆字粘音說成了「景」,於是基督教在當年叫成了「景教」;使得景教在唐代初期博得皇帝好感,李世民曾批准教徒在長安興建廟寺一所,初稱「波斯寺」,後更名爲「羅馬寺」、「大秦寺」。此後基督教在中土生根發芽,使得景教得以在民間廣泛流傳;但其地位與受重視程度並不是很高。
直至唐德宗建中二年(西元781年)建立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說明了這是景教在唐朝的最盛時期。但是好景不長,直到武宗會昌五年(西元845年),武宗以整頓國計之名打擊佛教,令僧尼還俗,連帶使得景教受到牽連被禁,也就是史稱的「會昌滅法」,至此之後景教元氣大傷,使得景教在中土幾乎消失。直到元朝時又一度興盛。明朝取代元朝後,景教衰微,直到十六世紀歐洲天主教傳教士至中國後,景教的信徒數量銳減。至清末後,以天主教和新教為主的基督宗教各宗派才開始在中土大規模的發展,自此基督徒的數量顯著成長。甚至在南韓、香港、澳門、新加坡、台灣等地亦有不少比例的基督信徒,而在一些佛教傳統國家,如泰國和緬甸,基督信徒只佔很少的比例。
景教最初被稱為「波斯教」,後來改稱「大秦景教」。「大秦」係指羅馬,這是因為敘利亞當時屬於羅馬,而景教僧侶仍用敘利亞文,因此稱為「大秦景教」。但是在中國,景教卻一直被誤以為是佛教的一支派,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景教出期來華的傳教士不諳中文,必須在儒、釋、道的夾縫中求生存,因次在最初翻譯經典時,只好求助於同樣來自於西域的佛教僧侶,因此在翻譯時,大量地使用佛教的詞彙出現在景教的經典中,甚至用「佛」來翻譯「基督」,也很容易令人混淆。所以在唐朝,景教很自然地被誤以為佛教的一個派別。雖是一次美麗的誤會,但這或許也能稱作是一次佛教與基督教的歷史交會了!
在基督教界,教會史及宣教史一向有「重歐輕亞」的傾向。而且當西方的教會仍在蠻族的肆虐之下苟延殘喘時,亞洲的基督徒就已經將福音傳至中國和印度。同時,中亞、南亞及東亞的政治、文化及宗教情況也與羅馬帝國大異其趣。因此基督教會在這樣艱困的情況下,卻仍舊不畏顛躓困境,堅忍卓絕地繼續致力宣教與生存發展的機會。因此,亞洲教會的這段血淚歷史,是不可抹滅的。
總的來說,基督教在中、日、韓的傳播有很大差異。基督教是隨著西方列強勢力來到中國、日本,所以,基督教在近代中國被認為是帝國主義的侵略工具,受到了堅決抵制;在日本,則先受德川幕府的壓制,其後又受明治政府的冷遇。直至今日,基督教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逐漸擴增,例如:韓國成為繼菲律賓、東帝汶之後,成為亞洲第三個以基督教為主要信仰的國家。基督新教、天主教的教徒已佔韓國總人口50%以上,這說明了人們身處於國際局勢與政經環境詭譎多變的現今,不僅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且這個信仰更有助於克勝封閉、衝突、種族主義、部族主義,能在世界各地和眾人之間促進修和、友愛和分享的,我們和樂不為呢?!正如教宗方濟各指出,福音的喜樂「是動人心弦的」,蘊藏復活基督的新生命。基督是道路、真理、生命,我們滿懷信心和勇氣走在基督這條道路上,體驗真理並獲享祂的生命,「使我們擺脫各式各樣的自私,又成為在愛內的創造力的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