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中原談《海岸布農與自然共處的智慧與信仰》
穿越百年山林,聆聽海岸布農與土地的深情對話!本集一覺人物邀請高山森林基地創辦人馬中原(小馬),帶你走進花蓮磯崎村——臺灣最多元共生的部落秘境。
身為海岸布農第三代,小馬的祖父馬大山從中央山脈遷徙至海岸,打造「高山部落」,讓布農族與海洋相遇。這裡不僅有布農族的獵人智慧、阿美族的浪濤之歌,更匯聚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客家、外省等族群,百年來以「多元共生、相依共存、共學共榮」寫下獨特篇章。小馬將分享如何以「一座山的接待」,把文化從博物館帶回生活:攀樹尋鷹、勇氣石冥想、獵刀儀式⋯⋯用故事撞擊靈魂,讓旅人在自然中找回自己。
百年來海岸布農以「Mamangan」精神——獵場即禪堂,刀鋒即心鏡,實踐最溫柔的土地哲學。高山森林基地更驚喜連結靈鷲山「愛與和平」理念——兩座山,一份初心:從原民古老智慧到跨宗教對話平台,都在實踐「靈性生態」。
無論是原民獵人文化、森林療癒或心靈修行,都在訴說同一件事:人與土地和萬物,本該溫柔共生。
跟著我們走入平安聲林,一起來聆聽太平洋的風與中央山脈的雲,聽見靈性生態、多元臺灣合奏出最動人的生命樂章!
馬中原談《海岸布農與自然共處的智慧與信仰》| 一覺人物(上)
https://tv.ljm.org.tw/093fainapi/shareAPI?id=195
馬中原談《海岸布農與自然共處的智慧與信仰》| 一覺人物(下)
https://tv.ljm.org.tw/093fainapi/shareAPI?id=196

林園療癒開拓者-黃盛瑩《打開自己 擁抱大自然》
您是否曾想過,如何在生活中找到與大自然的深刻連結?在本集節目,我們邀請到林園療癒開拓者、園藝治療師─黃盛瑩,人稱小黃老師,分享她一路如何透過林園療癒實踐靈性與生態理念的心路歷程。從教育心理學專家,跨界到林園療癒領域,她的職業生涯涵蓋了特殊教育、園藝治療到林園療癒,讓她成為人與植物之間的橋樑。
小黃老師為何選擇林園療癒作為人生的使命?從安寧病房到改變受刑犯的生活,小黃老師用植物打開了無數人的心靈,讓他們找到回家的路。每一次交流的過程都像是一場溫柔的社會關懷運動,每個族群都有讓人感動的故事,在林園療癒中,由植物串聯起的人生豐富滋味。心裡有大自然的人,自有他心寧靜的方式,就不會被生活壓力的牢籠硬生生的困住。
她的故事不僅是療癒的過程,更是一次次靈性的重生,藉由林園療癒找回每個人本自具有的靈性,讓一顆顆流浪受傷的心回家。讓我們打開自己,擁抱大自然,一起在心中建構通往森林的綠廊道吧!
▶平安聲林:
林園療癒開拓者-黃盛瑩《打開自己 擁抱大自然》 | 一覺人物 (上)
https://tv.ljm.org.tw/093fainapi/shareAPI?id=186
林園療癒開拓者-黃盛瑩《打開自己 擁抱大自然》 | 一覺人物 (下)
https://tv.ljm.org.tw/093fainapi/shareAPI?id=188

攀樹師翁恒斌《攀上自己的人生樹》
翁恒斌,攀樹趣-Climbing Tree創辦人,綽號「鴨子」,是臺灣首位ISA認證攀樹師,純粹因為愛玩一頭栽到樹上,不旦把興趣玩到精、玩到專,更攀上他人生樹的高點。在樹上,他看到不一樣高度的風景,也營造攀樹的環境、教導攀樹技術,讓更多人藉由攀樹體驗找到自己想要的,也因為攀樹而懂樹、護樹。
究竟攀樹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說每個人在樹上看到的風景都不一樣?離開大自然就是離開自己?為什麼翁恒斌說他是公司擲筊的代表?為何說「大樹是道場」?翁恒斌相信,每一棵樹、每一片葉子都有自己的靈性,而正是這種信念,使他在看待每一次的修樹工作時,都變得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挑戰,更是心靈上的交流與尊重。一棵樹就是一個生態系,傳達尊重包容分享愛的理念。「樹,會等你的!但卻需要你朝它走去…」這是他對環境教育的一份理念,攀樹打開了人與自然連結的通道,讓人們在森林中、樹冠層體驗感受生活,找到與自然共生的方式,讓更多人站在樹的肩膀上,感受與天地相連的力量,也生起保護地球永續的願心。
▶平安聲林:
攀樹師翁恒斌《攀上自己的人生樹》 | 一覺人物 (上)
https://tv.ljm.org.tw/093fainapi/shareAPI?id=190
攀樹師翁恒斌《攀上自己的人生樹》 | 一覺人物 (下)
https://tv.ljm.org.tw/093fainapi/shareAPI?id=191